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国风·秦风 (今陕西甘肃二省大部分)(陆曰:秦者,陇西谷名也,在雍州鸟鼠山之东北。昔皋陶之子伯翳,佐禹治水有功,舜命作虞,赐姓曰嬴。其末孙非子,为周孝王养马于汧、渭之间,封为附庸,邑于秦谷。及非子之曾孙秦仲周宣王又命为大夫。仲之孙襄公,讨西戎救周,周室东迁,以岐、丰之地赐之,始列为诸侯。春秋时称秦伯。崔云:秦在虞、夏、商为诸侯,至周为附庸。)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一章)

阪有漆,隰有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乐,逝者其(二章)

阪有桑,隰有
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三章)

按:车邻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六句。
四塞论下 南宋 · 周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五、《山房集》卷四、《南宋文录录》卷一九
其次武关,高祖由此入秦。
七国之变,田禄伯亦请自淮南长沙而入武关。
刘裕伐燕,沈田子一军亦取道自此。
函谷必由巩洛,其地尤高且险,唯武关径捷,其视函谷道为径易。
然使山东无变,江淮封壤环于外,武关乃吾圉也,又何患哉!
关中所患,独有北方之沙漠尔。
《娄敬传》称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
考之张守节之释《史记》,河南地,今灵、夏、胜州也。
其地至上郡鄜延不甚远,而鄜延长安亦不为远。
所以敌入云中、雁门,则京师晏然;
上郡、北地,则京师震动。
盖敌自云中、雁门而入,陷燕代,下井陉,压晋阳,然犹在河东也。
关中大河卫其东,岂能遽为患哉!
若入上郡、北地则亟矣。
孝文十四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遂至彭阳
是敌犯原、渭,而锐锋至庆州矣。
候骑至雍甘泉甘泉长安三百里尔。
孝文后五年,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烽火亦通于甘泉。
夫敌自右北平、燕、代而入者,吾未暇论。
河南地入者,氛祲相去每在三百里内。
何哉?
京兆虽有三辅,而冯翊扶风之前已为上郡北地,近而寇迫,朝那、萧关之城塞不足以距敌,则三面之势此为最弱焉尔。
昔周之都洛也,困于西戎
秦仲始大,以能为周捍其西也。
其后周避犬戎而东,以地近戎,而西陲无甚封国也。
秦襄公逐戎,复夺岐丰之地,周终不能有,而割以与秦。
秦之兴实自此。
然西方无大封国,则周不能以独存,周固不容于不与秦也。
汉都关中,又迫戎患,则宜鉴周之事,分择信臣,置雄镇于上郡、北地,以藩王室。
则敌虽大入,庶几亦有所屏翰矣。
自高祖用韩王信太原,用臧荼、卢绾于燕,未几皆叛,且不暇为西方之虑。
娄敬虽能计道里之远近,而其策不过欲徙诸田、屈、景之族以备敌尔,不知为四封之外虑也。
文帝每遇敌入,发兵屯上郡,屯北地,亦为久驻之计。
盖尝以十万大兵,用将军屯长安旁,及后灞上、棘门去长安俱二十里,而皆宿重兵,皇皇然忧其仓卒而至堂奥之内也。
其得免于外国之祸者,幸矣哉!
城南游次秦仲 元末明初 · 张端
城南与君十日游,柳条拂盖花迷舟。
穹窿上方青未了,点缀时见双飞鸥。
花深湖曲不肯住,直欲寻源过湖去。
军装小妓起清歌,争看风流都护
亭台已荒麋鹿走,笑指吴王□□□。
纷纷往事何足论,冉冉流光暗中度。
小年看花花在眼,只今看花花隔雾。
故园树树开东风,油幕金铃有谁护。
人言花落春与归,未省春归在何处?
纵令剪䌽强留春,不禁青天走乌兔。
古人秉烛良有以,行乐及时恐迟暮。
明朝满地绿阴多,青草池塘吠蛙怒。
我歌君饮君鬓黑,我衰强欢须酒力。
颠秦蹶刘且勿言,翻云覆雨何由测。
人生所贵肝胆倾,有酒不饮难为情。
有酒不饮难为情,杜宇苦向春山鸣。
秦仲对雨 元末明初 · 张端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雨多檐溜响潺潺,矮屋深窗面面关。
秉烛襟期怜昼短,看花心绪恨晴悭。
银塘水满鸥先下,翠幕春寒燕未还。
执戟扬雄今白发,久无梦到紫宸班
秦仲旸雨竹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出处:龟巢稿卷十七
湘山之阳湘水阴,鹧鸪声中雨涔涔。
此君一别知几载,别后田变沧海。
客来今雨重相看,岁寒风节依然在,馀事不须多感慨。
寒泉子秦惠王879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寒泉子秦惠王曰。客有自赵来。
以约从连横事说大王者为谁。惠王曰。
东周苏秦也。寒泉子曰。
书十上王弗听。有之乎。
曰然。其道如何。
王耶霸耶。曰黜其霸以隮王乎。
曰不然。则何上书之烦而用之疏乎。
惠王曰。醯鸡不能混雷霆。
婴儿不能抗乌获者。响与力悬殊故也。
苏子诚辨矣。安能以三寸舌谋山东诸侯。
使西面朝者乎。寡人非不知不破一领甲不折一只矢之为利也。
顾犹捕风耳。诸侯不可一。
非一朝也。齐桓晋文之霸也。
始若胶附。终若冰拆。
连鸡俱不能止于栖而巳哉。寡人塞耳。
义弗闻也。寒泉子曰。
不然。夫齐荆三晋之人。
病于兵久矣。方城之金。
十九为兵。一为镈铫。
董泽之蒲。十九为干。
一为箕棬。父子兄弟之血。
前后溅野草。齐魂为燕氛。
赵骨化魏土。悽痛之声。
入金石。出弦匏。
闻之者悄戚酸屑。泣不自禁。
一旦有人谓曰。朝与连横。
暮得帖帖安卧。亦厌战。
虽鼓牙颊未能吞诸侯。秦休而强。
吾亦奋而勇矣。设有辨口。
安能反覆乎。大王不用
诏一武士尺铁断其颈。无令车轮辗关下土。
使关东诸侯闻其言。合从散横东向以背
大王出则夺气。入则包羞。
及其殆也。披土地以奉雠国。
独不念秦仲之业艰难乎。春秋祀事。
何面目见宗庙。惠王卒弗用。
寒泉子耕于鄙。赵即封苏季子武安君
六国果拒闭关十五年。
太行险一首送李尚友秦士能秀才陵川县学兼寄教谕(阙)训导路世安刘九成三契旧 元末明初 · 宋讷
 押词韵第七部
太行之势高倚天而险拔,地鸿蒙磅礴不可以涯际兮,中原万古之名山。
山中之路不知何年始开辟,羊肠萦纡孰得以形状,险巇可畏惊尘寰。
下瞰涧壑微茫之天井,上拥峰峦缥缈之云鬟。
商来贾往迤逦而不绝,梯危磴绝劳跻攀。
嗟予乘蹇十步五步一下,时见草腥而木恶,土老而石顽。
搴衣扶杖以登顿,远望俯视黄河之在目,微如潦水澄一湾。
山家诛茅斩木作旅馆,小如蜗舍蔽风雨,衣食之资何其难。
一尺树根不出土,凿臼舂米于道左兮,行人为叹生涯悭。
流民负戴襁褓者,吾亦悯其妇寡而夫鳏。
青林仰不见白日,中无人兮不可以久留,三日之路万曲而千弯。
惟有珍禽奇鸟得所乐,惺忪巧语和绵蛮。
石城之畔几蹭蹬,石苔树藓苍斓斑。
黄崖之巅雨中过,行不可行,立不可立兮,使人睥睨凋朱颜。
欲下未下更回首,不数马陵之道居庸关
卓卓仙李英华秦仲裔,梁栋之梓非茅菅。
往返相送五百里,我独东去君西还。
翩翩文采不忍别,双鹄飞入青云间。
传道授业有师在,愿加雪窗萤几之功兮,寸阴莫使成虚闲。
后日南宫战艺想得隽,玉笋并列枫宸班。
送君有诗无好句,芜词正望重加删。
秦仲佥枢赵仲德水军娄江舟中夜宴席上二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大幕分开阃,三边罢枕戈。
春寒留水国,天影落银河。
年少孙征虏,威名马伏波
楼船恨淹泊,清话及阴(一作夜如)何。
秦仲佥枢赵仲德水军娄江舟中夜宴席上二首 其二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泽腹解春冰,方舟静宴朋。
大鱼跳白月,驯鹭狎华灯。
汉有鸿门会,齐多狗盗能。
清风满挥麈,不计酒如渑
禅林寺净秀行状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一
比丘尼释净秀本姓梁氏安定乌氏人也。
其先出自少昊,至伯翳佐禹治水,赐姓嬴氏
周孝王时,封其十六世孙非子于秦。
其曾孙秦仲,为宣王侯伯。
平王东迁,封秦仲少子于梁,是为梁伯
汉景帝世,梁林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鸟氏,遂为郡人焉。
自时厥后,昌胤阜世,名德交晖,蝉冕叠映。
汉元嘉元年,梁景为尚书令,少习《韩诗》,为世通儒。
魏时,梁爽为司徒左长史秘书监,博极群书,善谈玄理。
晋太始中,梁阐为凉、雍二州刺史,即尼之乃祖也。
阐孙撝,晋范阳王虓骠骑参军事渔阳太守
永嘉荡析,沦于伪赵,为秘书监、征南长史
后得还晋,为散骑侍郎
子畴,字道度,征虏司马。
子粲之,仕征虏府参军事封龙川县都亭侯
尼即都亭侯之第四女也。
挺慧悟于旷劫,体妙解于当年,而性调和绰,不与凡孩孺同数。
弱龄便神情峻彻,非常童稚之伍,行仁尚道,洗志法门。
至年十岁,慈念弥笃,绝粉黛之容,弃锦绮之习,诵经行道,长斋蔬食。
年十二,便求出家,家人苦相禁抑,皆莫之许。
于是心祈冥感,专精一念。
乃屡昭祥,亟降瑞相
第四叔超,独为先觉,开譬内外。
故雅操获遂。
上天性聪睿,幼而超群。
年至七岁,自然持斋。
家中请僧行道,闻读《大涅槃经》,不听食肉,于是即长蔬不啖。
二亲觉知,若得鱼肉,辄便弃去。
昔有外国普练道人,出于京师,往来梁舍,便受五戒。
勤翘奉持,未尝违犯。
日夜恒以礼拜读诵为业,更无馀务。
及手能书,常自写经,所有财物,唯充切德之用。
不营俗好,少欲入道。
父母为障,遂推流岁月,至年二十九,方获所志,落发青园,服膺寺主
上事师虔孝,先意承旨,尽身竭力,犹惧弗及。
躬修三业,夙夜匪懈。
僧使众役,每居其首,精进劬勒,触事关涉。
有开士马先生者,于青园见上,即便记云:此尼当生兜率天也。
又亲于佛殿内坐禅,同集三人,忽闻空中有声,状如牛吼。
二尼惊怖,迷闷战栗,上惔然自若,徐起下床,归房执烛,检声所在。
旋至构栏,二尼便闻殿上有人相语云:各自避路,某甲师还。
后又于禅房中坐,伴类数人,二尼劓眠,此尼于睡中见有一人,头届于屋,语云:勿惊某甲师也。
此尼于是不敢复坐。
又以一时坐禅,同伴一尼,有小缘事,暂欲下床,见有一人抵掌止之曰:莫挠某甲师。
于是闭气徐出,叹未曾有。
如此之事,比类甚繁,既不即记,悉多漏忘。
不得具载。
性爱戒律。
进止俯仰,必欲遵承。
于是现请曜律师讲,内自思惟。
但有直一千,心中忧虑事不办,夜即梦见鸦鹊鸲鹆雀子各乘车,车并安轩,车之大小,还称可鸟形,同声唱言:我助某甲尼讲去。
既寤欢喜,知事当成。
及至就讲,乃得七十檀越,设供果食皆精。
后复又请颖律师开律,即发讲日,清净罂水,自然香如水园香气,深以为欣。
既而坐禅得定,至夜中方起。
更无馀伴,便自念言将不犯独,即咨律师
律师答云:无所犯也。
意中犹豫恐违失,且见诸寺尼僧多有不如法。
乃喟然叹曰:呜呼!
鸿徽未远,灵绪稍聩。
自非引咎责躬,岂能导物?
即自忏悔,行摩那睡。
于是京师二部,莫不咨嗟。
云如斯之人,律行明白,规矩应法,尚尔思愆。
何况我等,动静多过,而不惭愧者哉!
遂相率普忏,无有孑遗。
又于南园就颖律师受戒,即受戒日,净罂水香,还复如前。
青园诸尼及以馀寺,无不更受戒者。
律师于是亦次第诣寺,敷弘戒品,阐扬大教,故宪轨遐流,迄届于今。
律师又令上约语诸寺尼,有高床俗服者,一切改易。
上奉旨制勒,无不祗承。
律藏之兴,自兹更始。
后又就三藏法师受戒,清净水香复如前,青园徒众既广,所见不同,师已迁背,更无觐侍。
于是思别立住处,可得外严圣则,内穷宴默者。
宋大明七年八月,故黄修仪南昌公主,深崇三宝,敬仰德行,初置精舍。
上麻衣弗温,藿食忘饥,躬执泥瓦,尽勤夙夜
宋泰始三年明帝赐号曰禅林
盖性好闲静,冥感有徵矣。
而制龛造像,无不毕备。
又写集众经,皆令具足。
装潢染成悉自然,有娑罗伽龙王兄弟二人现迹,弥日不灭。
知识往来,并亲瞻睹。
招纳同住十有馀人,训化奖率,皆令禅诵。
每至奉请圣僧,果食之上,必有异迹。
又于一时,虔请圣众,七日供养,礼忏始讫,摄心运想,即见两外国道人,举手其语:一云呿罗,一云毗呿罗。
所著袈裟,色如桑椹之熟。
因即取泥,以坏衣色,如所见放。
于是远近尼僧,并相放学,改服间色。
故得绝于五十之过,道俗有分者也。
此后又请河耨达池五百罗汉,日日凡圣无遮大会,已近二旬。
供设既丰,复更请罽宾国五百罗汉,足上为千。
及请凡僧,还如前法。
始过一日,见有一外国道人,众僧悉皆不识,于是试相借问,自云从罽宾国来。
又问来此几时,答云来此一年也。
众僧觉异,令人灾培门,其动静。
而食毕,乃于宋林门出。
使人逐视,见从宋林门去,行十馀步,奄便失之。
又尝请圣僧浴,器盛香汤,及以杂物,因而礼拜。
内外寂默,即闻器桸杓作声;
如用水法,意谓或是有人出。
便共往看,但见水杓自然摇动,故知神异。
又曾夜中忽见满屋光明,正言已晓,自起开户,见外犹暗,即更闭户,还床复寝,久久方乃明也。
又经违和极笃,忽自见大光明,遍于世界,出河树木,浩然无碍,欣尔独笑。
旁人怪问,具陈所见,即能起行,礼拜读诵,如常无异。
又于一时复违和,亦甚危困,忽举两手,状如捧物,语旁人不解。
问言为何所捧?
答云:见宝塔从地出,意欲接之。
幡花伎乐,无非所有。
于是疾恙豁然而除,都无复患。
又复违和,数日中亦殊绵惙,恒多东向视,合掌向空,于一时中。
急索香火,移时合掌,即自说云:见弥勒佛及与舍利佛目连等诸圣人,亦自见诸弟子,数甚无量,满虚空中。
须臾,弥勒下生翅头末城,云有人持幡华伎乐及三台来迎于此。
上幡华伎乐,非世间比。
半天而住,一台已在半路,一台未至半路,一台未见。
但闻有而已。
尔时已作两台,为此兆故,即更作一台也。
又云:有两树宝华在边,人来近床,语莫壤我华,自此之后,病即除损,前后遇疾,恒有瑞相,或得凉风,或得妙药,或闻异香,病便即愈,疾瘥之为理,都以渐豁然而去,如此其数不能备记,又天监三年一夏违和,于昼日眠中,见虚空藏菩萨,即自围绕诵呗
呗声彻外,眠觉,所患即除。
又白日卧,开眼见佛入房,幡盖满屋,语旁人令烧香,丁自不见。
上以天监五年六月十七日得病,苦心闷,不下饮。
彭城令法师,以六月十九日夜得梦见一处,谓是兜率天上,住止严丽,非世间比,言此是上住处,即见上在中。
于是法师有语上:上得生好处,当见将接。
上是法师,小品擅越,勿见遗弃。
上即答云:法师丈夫,又弘通经教,自应居胜地。
某甲是女人,何能
法师又云:不如此也。
虽为丈夫,不能精进,持戒不及,上时体已转恶,与令法师素疏,不堪相见,病既稍增,饮粥日少,为治无益,渐就绵惙。
至七月十二日,尔时天雨清凉,闷势如小退,自云梦见迎来至佛殿西头,人人捉幡竿,犹车在地。
幡之为理,不异世间队担、鼓旗幡也。
至二十日,便绝不复进饮粥。
至二十二日请相识众僧设会,意似分别。
至二十五日,云见十方诸佛,遍满空中。
至二十七日中后,泯然而卧,作两炊久,方复动转。
自云上兜率天,见弥勒及诸菩萨,皆黄金色。
上手中自有一琉璃清净罂,可高三尺许以上。
弥勒即放光明,照于上身。
至兜率天,亦不见饮食。
自然饱满,故不复须人间食也。
但闻人间食皆臭,是以不肯食。
于彼天上,得波利面。
将还,意欲与令法师
有人问何意将面去?
答云:欲与令法师
是人言令法师是人中果报,那得食天上食,不听将去。
既而欲见令法师闻居,上为迎法师来相见。
法师:可作好菜食,以饷山中坐禅道人;
若修三业,方得生兜率天耳。
法师不坐禅,所以令作食饷山上道人者,欲使与坐禅人作因缘也。
自入八月,体中亦转恶,不复说馀事。
但云有三十二童子,一名功德天,二名善女天,是迦毗罗所领,恒来在左右,与我驱使。
或言得人饷饮食,众中行之。
复云空中昼夜作伎乐,闹人耳也(《广弘明集》二十三)
秦仲二子雨中游宝山1089年8月26日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平明已报百吏散,半日来陪二子闲。
立鹊低昂烟雨里,行人出没树林间。
请废佛法表 隋末唐初 · 傅奕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言。臣闻牺农轩顼。
治合李老之风。虞夏汤姬。
政符周孔之教。虽可圣有先后。
道德不别。君有沿革。
治术尚同。窃闻八十老父。
击壤而歌。十五少童。
鼓腹为乐。耕能让畔。
路不拾遗。孝子承家。
忠臣满国。然国君有难。
则殉命以报雠。父母有疴。
则终身以侧侍。岂非曾参闵子之友。
庠序成林。墨翟耿恭之俦。
相来羽翊。乃有守道含德。
无欲无求。宠辱若惊。
朝位。荆山鼎上。
攀附升龙。缑氏坛边。
相从驾鹤。瑶池王母之使。
具礼来朝。碧海无夷之神。
周行谒帝。所以然者。
当此之时。共遵李孔之教。
而无胡佛故也。自汉明夜寝。
金人入梦。傅毅对诏。
辨曰胡神。后汉中原。
未之有信。魏晋夷虏。
信者一分。笮融托佛斋而起逆。
逃窜江东吕光假征胡而叛君。
跱立西土。降斯巳后。
妖胡滋盛。大半杂华。
搢绅门里。翻受秃丁邪戒。
儒士学中。倒说妖胡浪语。
曲类蛙歌。听之丧本。
臭同鲍肆。过者失香。
兼复广置伽蓝。壮丽非一。
劳役工匠。独坐泥胡。
撞华夏之鸿钟。集蕃僧之伪众。
动淳民之耳目。索营私之货贿。
女工罗绮。剪作淫祀之幡。
巧匠金银。散雕舍利之冢。
粳粱面米。横设僧尼之会。
香油蜡烛。枉照胡神之堂。
剥削民财。割截国贮。
朝廷贵臣。曾不一悟。
良可痛哉。伏惟陛下定天门之开阖。
更新宝位。通万物之迍否。
再育黔黎。布李老无为之风。
而民自化。执孔子爱敬之礼。
而天下孝慈。且佛之经教。
妄说罪福。军民逃役。
剃发隐中。不事二亲。
专行十恶。岁月不除。
奸伪逾甚。臣阅览书契。
爰自庖牺。至于汉高
二十九代。四百馀君。
但闻郊祀上帝。官治民察。
未见寺堂铜像。建社宁
请胡佛邪教。退还天竺
凡是沙门。放归桑梓。
令逃课之党。普乐输租。
避役之曹。恒忻效力。
勿度小秃。长揖国家。
自足忠臣。宿卫宗庙。
大唐廓定。作造化之主。
百姓无事。为牺皇之民。
诚惶诚恐。谨上益国利民事十有一条如左。
谨言。武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谨按益国利民事十一条其文巳佚惟释氏书所引尚存梗概谨裒集于后一曰众僧剃发染衣不谒帝王违离父母非忠孝者夫父母之体不可毁伤何故沙门剃发去髭反先王之道失忠孝之义易曰男女搆精万物化生此则阴阳父子天地大象不可乖也今卫壮之僧婉娈之尼失礼不婚仇匹内通衣形外隔夭胎杀子违礼逆天减损户口不亦伤乎今佛家违天地之化背阴阳之道未之有也请僧尼六十巳下令作丁则兵强农劝寻老子至圣尚谒帝王孔某圣人犹跪宰相况道大无取德义未隆下忽公卿抗衡天子如臣愚见请同老孔弟子之例拜谒王臣编于朝典者二曰西域胡旦末国兵三百二十人小宛国兵二百人戎卢国兵三百人渠勒国兵三百人依耐国兵三百五十人郁立师国兵三百三十一人单相国兵四十五人孤胡国兵四十五人凡八国胡兵合有一千八百九十一人皆得绍其王业据其土地自相征伐屠戮人国况今大唐丁壮僧尼二十万众共结胡法足得人心宁可不预备之哉三曰诸州及县减省寺塔则民安国治者盖闻释迦生于天竺修多出自西蕃名号无传于周孔功德靡称于典谟实远夷所尊敬非中夏之师儒广致精舍甲第当衢虚费金帛福利焉在西域胡人因泥而生是以便事泥瓦塔像今犹毛臊人面而兽心道人土枭驴骡四色皆是贪逆之恶种是妖魅之气寺是淫邪之祀由妖胡虚说造寺之庸人信之争营寺塔小寺百僧大寺二百以兵率之五寺强成一旅总计诸寺兵多六军侵食生民国家大患寺骁僧众妖孽必作如后赵沙门张光后燕沙门法长南凉道密魏孝文时法秀太和时惠仰等并皆反乱自馀凶党至今犹在请必除荡用消胡气浃旬之间宇宙廓清维是寺舍请给孤老贫民无宅义士三万户州惟置一寺草堂土塔以安经像遣胡僧二人传示胡法销像而绝镌铸货泉可以无损毁经以禁缮写废僧以从编户窃谓益国利人兴家多福也四曰僧尼衣布省斋则贫人不饥蚕无横死者臣闻佛戒僧尼粪扫衣五缀钵望中一食独坐山中清居禅诵此之章法也若杀蚕作衣佛戒不许今则知理虚故生违犯五曰断僧尼䝻贮则百姓丰满将士皆富礼不得尊豪设斋不得富贵六曰帝王大治年长有则虐政祚短者自庖牺巳下爰至汉高二十九代父子君臣立忠立孝守道履德生长神州得华夏正气人皆淳朴以世无故也秦起秦仲三十五世六百三十八年汉明之时佛法始来有之为损无之为益故未有佛法之前人皆淳和世无篡逆佛法来到多兴悖乱天道无亲顿成虚阐祸淫福善胡其爽欤因何损替者翻享遐龄崇道者无终厥寿计应蕴福延庆积恶招殃何乃进退矛盾情状皎然去取自乖若为酬对七曰封周孔之教送与西域而胡必不肯行八曰海内勤王者少乐私者多乃外事胡佛内生邪见剪剃发肤回换衣服出臣子之门入僧尼之户立谒王庭坐看膝下不忠不孝聚结连房且西域言妖路远拾亲逐财畏壮慢老重富强而轻贫弱爱少美而贼耆年以幻惑而作艺能以矫诳而为宗旨然为一姓之家鬼也作鬼不兼他族岂可催驱生汉供给死贱此明珠贵彼鱼目违离严父而敬他人何有跪十个泥而为卿相置一盆残饭得作帝王据邪说不近人情欲求忠臣孝子佐世治民惟孝经一卷老子二篇不须广读佛经滑稽大言不及旃孟奢侈造作罪深桀纣入家破家入国破国者九曰隐农安近市廛度中国富民饶者十曰帝王受命皆革前政者十一曰直言忠谏古来出口祸及其身者)
贺秦相生日启 南宋 · 王佐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四、《宋四六选》卷一五
嶰管葭灰,甫近阳春之载;
粲弧蓬矢,式符岩石之瞻。
喜动冕旒,欢均簪绂。
窃以天生李晟,来为万人;
岳降甫侯,出藩四国。
昴依汉日,箕作商霖
司隶于元精,孕谪仙于太白
历睹前古,类产英材。
矧惟赵氏之昌,率致周邦之喜。
五龙阴授,天开夹日之祥;
一马潜浮,神起渡江之役。
黄旗抚运,赤绂膺符,宜有真儒,来扶景祚。
恭惟某官气全刚大,性达神明。
日角珠庭,禀自钟山之秀;
锦心绣口,凝从沫水之情。
卫社稷不假于干戈,行蛮貊殆凭于忠信。
自专钧轴,密启皇猷。
和戎狄以正诸华,矢文德而洽四国。
息甘泉之烽火,盛璧水之衣冠,祭讲燔柴,耕陪载耜。
惟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待以勿疑;
故仁人之言其利溥哉,动无弗合。
命膺华衮,执有元圭,已建上公,复居真相。
乐侍御,美秦仲于《车邻》;
规谏文章,配武公于《淇澳》。
兹承谷旦,倍𭬎繁禧。
一人颁《湛露》之思,四海述《閟宫》之颂。
仁者寿,俾炽而昌。
衍金昆玉友之荣,积桂子桐孙之庆。
庄椿不老,八千岁以为春秋;
周鼎同扶,七百年而十世算。
某轮囷蟠木,局促辕车。
转漕潼江,考方书于下下;
归耕湔水,田矧种于中中。
岂谓洪钧,复取弃物?
方征车之远迈,陪贺履以无从。
星现老人,永古祥于南极;
尊师尹,长寄目于东方。
庆抃之私,敷宣罔既。
大宋曹州乘氏县太子洗马梁府君墓志铭(并序淳化四年十一月 唐末宋初 · 句中正
 出处:全宋文卷五○
维乾德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曹州乘氏县梁公卒于位,春秋四十有五。
夫人临海镡氏,惟二子,皆幼,以馀俸税田,用资伏腊,以逮成人。
诲之织纴,归士君子;
而复右执槚楚,左持简册,训若严师,成其国器。
果在下武之世,陟于艺文之科,浸渍帝恩,颉颃鸳鹭。
梁氏有后,盖夫人之力焉。
府君讳文献字国宝
其先本秦仲,因东迁,封秦少子康于于阳,为穆公所并,遂奔晋。
至汉,迁之北地
元鼎中分为安定郡,世以为望。
而后脉析而自繁,茅茹而不绝,谅因积德,世诞其人。
曾祖仲廉,峡州刺史
祖彦儒,容州司马
考讳釴,蜀剑州监军使剑门关使。
始自唐室土崩,士族奔迸,祖门遂西之益部而家焉。
神州旋叹于鼎分,归路已灰于剑栈。
剑州府君以亲老居贫,仕不择禄,伏膺戎阃,至于没齿。
府君即次子也。
幼而歧嶷,长而重厚。
克践古贤迹,不习非圣书。
泽雾高奇,华焕而天真五色;
凌云丽则,浏亮而雄奥八都。
进士,释褐永平军节度掌书记
便膺银艾,旋改金章。
虽可乐于从军,祈字民于县政。
绵竹,迁射洪
又属边藩幕画,必简长才,咸推侃侃之儒,复署翩翩之职。
既称金台之上介,仍兼粉署名郎
授山南节度掌书记检校尚书主客员外郎,秩满,授水部员外郎,又迁虞部员外郎
爰遇圣龙兴,蜀后革面。
陪从官吏,沐浴真恩,授今任检校驾部员外郎
临民以德,阜俗以淳。
课调惟时,力役惟准。
逋民于以知息肩,邮吏于以停掣肘。
方将报政,遽叹奠楹。
天乎不淑,歼我良宰!
遂权窆于大名府属邑。
淳化四年三月,诏赠太子洗马,从子贵也。
府君尝谓其子曰:「嵩少伊瀍,神仙薮泽。
终焉于此,诚吾志乎」!
今卜东周以安宅兆,从治命也。
淳化四年岁次癸巳十一月七日葬于洛阳县武原,礼也。
府君有子二人,男曰鼎,进士甲科,今任开封府判官、守太常博士
金相玉质,鸿学雄文,为时所称。
女字金华,适琅邪王骥,进士中第,尝从事永嘉,亦士林之秀茂者也。
府君言谨行纯,在丑瓦合。
俟弓应聘,郁王佐以盘桓;
牛刀字人,局儒术而闲放。
方期行道圣世,谁谓阅水遄奔。
孟子之无时,诚堪浩叹;
若臧孙之有后,非不幸也。
临穴惴惴,呜呼哀哉!
铭曰:
生申势耸,出书源长。
□武纪地,眠牛转冈。
森森梓柏,萧萧白杨。
东朝洗马,□君玄堂。
按:《千唐志斋藏志》下册,文物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又见《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咏史三十一首 其三 明末清初 · 黄毓祺
 押词韵第三部
吾尝读无衣,为雪西戎耻。
秦仲大夫,诗人乃赋此。
猃狁胡为者,内侵逼京邸。
薄伐惟尹吉,爰以六月美。
蠢尔蛮荆族,犯顺扰南纪。
方叔出将兵,于是有采芑。
奉命征淮夷,辟疆南海抵。
诗人作江汉,实惟召公以。
吾于公本末,流连不知几。
厉王出居彘。
宣居襁褓里。
十有四年间,共和天下理。
如器未坠地,攲侧视所倚。
出手从容正,既正徐徐起。
呜呼旦奭后,庶几追负扆。
尝闻立孤事,成难死易耳。
程勉为其难,公孙瞑目死。
他孩代赵孤,义声犹磊磊。
何况匿公家,己子代太子
千秋婴杵心,盖自召公始。
乳养史皇孙,狱门闭不启。
丙吉贤矣哉,去公尚千里。
唐故义武军节度使营田易定等州观察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范阳郡太师贞武张公遗爱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六
维唐十二叶。皇帝纂大统。建大中。始初清明。敷佑下土。稽四征六服之理。阅先正宗臣之籍。流庆斯复。遗风可怀。繇是博陵上谷列侯二千石元僚司武从事亚旅。上其故府太师贞武公功德。请铭于碑。以示厥后。乃诏小司徒德舆。因地域之名物。酌军师之宪令。举而叙之云。公讳孝忠字孝忠。其先燕人。八代祖奇。北齐右北平太守封右北平王。齐季丧乱。寔开边隙。代有长技。轶于外区。曾王父靖。乙失活部落节度使。王父逊。部落刺史。父谧。早袭先职。来朝上京。星环北极。输君长之贽币。鹏变南溟。发边关之导译。拜开府仪同三司。他日以公之勤。累赠至户部尚书。公雄姿正志。沈毅英达。传兵符于百胜。袭王爵于九代。年未弱冠。入侍明庭。才为异伦。射必命中。以日磾之信爱。受秦仲之车服。自他有耀。至是来归。时元宗御天下四十馀载。习文事而去武备。人不知战。恬于已然。幽陵首祸。谷洛恇骇。公迹染污俗。心坚本朝。岂求生以害仁。将蹈难以明义。史羯继乱。犹居劫中。质其所恃。无路自奋。閒道旁午。密陈嘉猷。俄而成德军节度李宝臣锡姓抚封。同信臣之任。就义若渴。推心于公。综其都军。以壮支郡。乃策崇勋。累居大官。凡军师之禁令。攻守之奇正。成德之重。必咨于公。邻帅猖蹶。皇赫问罪。公出自上谷。觇于贝邱。冠徒六万。将犯中冀。乘辕外向。方阵而前。公以驷介千数。飙驰急击。深入其阻。夹攻其坚。敌人力屈。昏夜引去。迁御史中丞封范阳郡王。寻拜易州刺史。加太子宾客。以军之辑睦移于郡。以郡之班制叶于军。文理武毅。交修四畅。师贞人和。为列郡表仪。初公与宝臣。感慨于少年之场。周旋于多难之际。迎导善气。切劘良规。若骖有靳。如热斯濯。异时自代。前定于公。且曰。舆师之心。勋力之冠也。俄而寝疾。瘖不能言。犹以手指北。瞠然注目。既而恶子阻命。阴交匪人。因丧以干纪。专地而图祸。公骤谏不入。飞章上陈。请以州兵。首遏乱略。优诏拜工部尚书御史大夫恒州刺史成德军节度使。一人注意。四履专征。纠合诸侯。连收城县。败之于束鹿。走之于常山。以至斩首。且无遗策。转兵部尚书易州刺史易定沧等州节度观察使。锡军号曰义武。时三分恒阳之地。录功有差。而偫帅侈心。或怀觖望。太行而东。疆埸日骇。且有从约。皆为假王。公居其腹心。守正持重。玉立于磷缁之际。鸡鸣于风雨之中。静柯劲草。在我而已。彼朱滔者。以燕啖公。夸大煽结。诪张指斥。公乃出和门以莅众。援皦日以誓心。义利之閒。死生不惑。且曰。县官之所以赋军宿兵。下尺一之诏者。在排难捍患而已。吾徒之所以乘坚驱良。佩丈二之组者。在毕力致命而已。碎首涂地。吾无悔焉。一心事君。四面受敌。俄属京师急变。銮辂时巡。时太师西平王以禁兵自魏来援于我。于是与公决策。赴行在所公素约以伯仲。又申之婚姻。分锐师。选良将。授以赴蹈。使居颜行。断金之契。匪石不转。定山东为已任。坐制偫疑。清毂下为前筹。行戡大憝。赤诚相照。血涕交颐。西平繇是建大勋。立大烈。而公亦静深以制动。贞厉以代谋。使其徒散约。而无亡矢遗镞之费者。公之功也。前此拜尚书左仆射。至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贞元元年就加司空。凡受律行师。十有一岁。承宁诸侯。减黜不端。动有节制。人斯爱戴。赡助其供养。赙补其礼丧。拊循接礼。劳徕安辑。辅以正德。而不怵于邪。济以守忠。而不回于利。章灼卓异。有初有终。其居凉国太夫人忧也。手植松槚。倚庐于墓。感致瑞祉。诏旌其门。终身之哀。加人一等。不遗故旧。皆以器使。戏下多善吏。庭中无留事。虽古人之威怀。无以过焉。春秋六十二。以七年三月。感疾薨于位。德宗皇帝不视朝三日。册赠太傅。诏郎吏吊祠。礼赙有加。其后累赠太师。易曰贞武追封上谷郡王。易之大有曰。信以发志。礼之中庸曰。诚之不可掩。惟公推本于是。闇然而彰。德宇宏大。色容厉肃。长才经武。奇表出伦。乔枝戛云。以直上雄。剑发匣而耀颖。始以天宝十载。受诏即戎。授范阳郡洪源右果毅。破九姓突厥。改上党郡漳源府折冲。乾元初左领军卫翊府左郎将。实镇飞狐之地。宝应中左武卫大将军。加金印紫绶。历左金吾大将军太仆卿殿中监。以至于专席宾护。剖符建牙。载居六官。乃进左揆。燮和鼎饪。平理水土。真食大封。异姓而王。积功伐以崇厚。履信顺而光大。壮武之后。远继公台富平之门。时推德器。岂徒然哉。嗣子今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延德郡王茂昭。以全才休绩。保大宣力。戴翼天子。抚征诸侯。常以工部尚书建旟博陵。以刑部尚书方伯之职。特诏所理郡为大都督府。经历右仆射司空。丞居代官。南北军。爪牙上将。同气分职。宠冒一时。侯王则银黄相映。子弟乃金埒对起。流光贻训。其信矣乎。二十年。延德王以介圭四牡。来朝京师德宗沃心嘉叹。燕喜蕃锡。如韩侯申伯故事。顺宗继明。崇德报功。及居台宰。进掌邦教。敦喻还镇。涕洟就涂。今皇帝以道御天下。烛明理本。间岁再入觐。为守臣龟龙。乞留京师。以奉朝请。坚若金石。激以肺肝。服勤王家。丕赫宸眷。感念勋节。顾怀义方。直以郑武公桓公汉韦平父子。古先懿铄。举集公门。二邦幼艾千夫长百夫长。沐浴风烈。怵惕慕思。是仪古式。以永光耀。斯不朽之事也。拜君命之辱。而传信焉。铭曰。
天秉日星,亦有风霆。
君用文德,亦资武力。
太师矫矫,生我王国。
时或艰屯,师惟壮直。
大蹇朋来,其心不回。
好谋而成,义路乃开。
博陵上谷,地直析木
既夷狡童,则理长毂。
威谋抗励,命赐渥缛。
回回盗泉,皦皦嘉玉。
凡我所履,与之丰福。
士皆贾馀,人以仰足。
雕戈衮章,裕此一方。
追锡吊祠,礼优职丧
司徒袭庆,道叶仁圣。
三朝戴君,皆受四命。
觐礼煌煌,嘉猷洋洋。
湛露彤弓,威仪有光。
甘棠蔽芾,邵伯所憩。
缁衣改为,郑国之诗。
仍代洪烈,邦人戴之。
永言寘怀,乃刻斯碑。
刍荛论(二) 南宋 · 郑范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一、《群书考索》别集卷二二
秦襄公西戎,义当复雠。
秦襄公始有秦国,车马器械未备,而岁出师以伐西戎,则疑于困民力者。
而《小戎》之诗,圣人取焉。
盖西戎于秦,不共戴天之雠。
往者秦仲之事庄公之子世父,曰:「戎杀我大父,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
事虽不成,君子义之。
西戎尝伐周,实杀幽王骊山下,周平王至迁都避之,以其地封秦,则襄公于戎,固有君父之雠。
虽终身伐戎,死于出师,盖甘心焉。
此圣人之意也。
按:《春秋》之义,夫子以讨贼望天下之臣子,而复雠之义载在《礼经》,周公盖尽心焉。
秦论(上)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武溪集》卷四、《圣宋文选》卷一二、《广东文徵》卷二五
前世高论,咸以河山之险,秦得百二,遂并天下者,地势便利使之然也。
所以奉春进计,田肯建言,著之史牍,千古称善。
愚谓秦人之兴有由然矣,自伯翳至于秦仲,率以立功,克守其业,而僻在岐、雍,诸侯以夷狄畜之。
穆公之世,得人而昌,广地开国,悉由任贤之勋矣。
百里奚,亡虞之臣也,而授以国政;
孟明,奔军之将也,而委以师律。
引咎自责,卒复河西之地。
由余在戎,公以为忧,当其来聘也,降千乘之尊,接以殊礼,坐则曲席,食则传器,及其来归,以客卿待之。
故能益国十二,辟地千里,遂霸西戎而抗衡中国矣。
暨乎即世之日,三良殉葬,国人哀之,赋以《黄鸟》,秦人不复东征,数世不竞者,夺其善人故也。
孝公嗣守宗祊,七雄并立。
当是时,威、楚宣、魏惠、燕悼,悉已称王,韩哀、赵成,亦复强大,诸侯力政而周室卑矣。
孝公增脩穆公之德,寤寐贤者,列爵而尊之,分土而与之。
卫鞅以孽公子求见,遂用其谋,开阡陌,急耕战,法行民便,亦以称霸。
后世遵用先轨,范雎、蔡泽,离疏释蹻而取卿相,任贤之术,速于置邮,卒能灭二周、吞六国而并天下者,用此术也。
苏秦反复之臣,燕王一听其言,合从山东,秦人不敢窥函谷者十五年。
以此思之,一贤之功,坚于山河远矣,在用与不用耳。
汤以亳、武王以镐而王天下,其政何如哉?
百二之说,于是为负。
雷将军 其二 元 · 王恽
 出处:秋涧集卷十
龙旂西狩万壁空,石角此心随北拱。
天颜喜动诏赐金,一日康侯三接宠。
盘盘大获金汤牢,云间猛将须髯豪。
片言因垒引降出,风义不减曹王皋
蜀山破碎凯歌里,六军喜溢秋天高。
破冈山头望回旆,小臣堕地空乌号。
囊弓归来血洗箭,又许拜舞趋新朝
命妻赐第恩转渥,才得主漕浮纲艘。
忆昨先声蹑鼓鼙,只今骑马似鸡栖。
朝来携酒过予饮,细话往昔非余悲。
事机翻覆古如此,一椽僦舍甘调饥。
我方读诗至秦仲,车邻驷驖生光辉。
乃知风声气习远自文武始,歌颂不到秦家非。
宝鼎现·周石鼓。己巳,一九二九年 现当代 · 黄咏雩
 押词韵第十二部
太学周石鼓,予考为秦襄公十年癸酉襄公之兄犬丘世父所作。按《诗经·秦风》诗序曰:驷驖,美襄公也。始命又田狩之事,园囿之乐焉。《史记·秦本纪》曰:周宣王召庄公昆弟,兴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复兴秦仲后,反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庄公子三人,其长男曰世父。世父曰:戎杀我大父,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让其弟襄公太子襄公代立。二年,戎围犬丘世父,世父击之,为戎人所掳。岁余复归世父。周避犬戎难,襄公以兵送周平王东徙雒邑平王襄公诸侯,赐之歧以西之地,乃用骝驹、黄牛、羝羊祠上帝西畤。十二年伐戎,至歧卒。子文公元年,居西垂宫。三年,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卜居营邑。考平王元年辛未,当秦襄公八年后二年癸酉,石鼓文有癸字,上有阙残,当曰唯岁在癸,即秦襄公十年癸酉也。石鼓文有“中囿孔■”囿,或释园,犹秦风北园也。石鼓文有“■■自鄘”当云𨖍来自虏。鄘为虏之繁文。盖世父为戎所虏,岁余复归,故曰吾来自虏。又,石鼓文有“徒驭孔庶,鄘■宣搏”。《秦本纪》明言岁余复归世父,显见秦戎媾和,戎送世父归。其归后,有戎虏相从不去,为世父徒驭游猎宣搏耳。襄公自八年祠白帝,作西畤,至是岁十年癸酉,而田猎园囿,经营始备。十二年伐戎,至歧而卒。子文公元年仍居西垂宫。文公三年东猎。四年至汧渭,卜居营邑。是文公四年以前,襄公、文公均未至汧渭。《正义》引《括地志》据《帝王世纪》云:秦襄公二年,徙都汧,当是文公四年之误。襄公文公之间,作原作畤,襄公实未履其地,宜有重臣亲贵代诸其事,非世父其谁欤。石鼓有“嗣王来■”,又有“公谓大▲”。盖世父称平王襄公之语,玩文究义非世父之作而谁乎。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襄公始列为诸侯,受爵命,故世父以襄公伯兄之尊,复有让国之贤,奉祠西畤,得用宫车彤矢。襄公既未尝至此,则西畤告成,作鼓纪事,非世父又谁属乎。况在襄公八年十二年,相距五年中,而十年适为癸酉,是则石鼓为秦襄公十年犬丘世父所作,可断定无疑。石鼓作自何时,从多臆度,予据经史另有考正,辄用顺庵此调,倚声纪之。不与韩韦苏梅诸子长歌争美也。十八年己巳初冬,燕台归后,记于天蚃楼。
重轻遑问,禹鼎亡矣,何人能守。
周石鼓、秦襄时制,当在十年岁癸酉
孰作者、犬丘秦世父,祠帝三牲鬯卣。
故篆曰𨖍来自虏,想见西戎归后。

沔沔汧水中何有。
济舫舟、鱼草杨柳
惟丙日、车工马简,彤矢角弓骖左右。
驭六辔、导阴阳原隰,持射殴其雉兽。
既献享、师徒孔庶,卅里亟除中囿。

应记地赐岐丰,铭十鼓、三原初搆。
笑从来、椎拓纷纭,书矜史籀
更那省、嗣王谁某。
数典忘宜臼。
看墨气、蟠郁蛟龙,沆瀣遥通岣嵝(中段全用石鼓文本字。)